2023年12月13日上午, “人工智能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小剧场举行,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出席并致辞。研讨会由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范蓓与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黄鹏共同主持,共邀请了9位来自中国各大高校的学者和影视行业头部企业的制片人和经理人发表学术演讲。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在致辞中表示,在这个创新与变革并存的时代,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关于AI与电影的讨论,更是对技术和艺术融合未来的思考与探索。他期待这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创作者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平和能力贡献力量。
冯业栋致辞
该专题邀请了青崧文化创始人、著名电影制片人叶宁,北京海马轻帆娱乐科技有限公司CEO刘笑逸,超梦视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经理王朝成,重庆达瓦合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栾林,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司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军,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贾云鹏,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副教授石可,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礼,九位来自电影制作、人工智能、影视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等不同领域的嘉宾,他们以独特视角和专业知识为研讨会注入新的活力,分享他们关于中国电影工业技术与艺术的精彩观点。
嘉宾合影
叶宁的演讲题目是《淬炼好讲述中国优秀电影故事的能力》,他表示文化产业有潜力成为未来的机会产业,中国电影内容的核心能力,是给中国观众讲述优秀中国电影故事的能力。
刘笑逸的演讲题目是《当编剧直面AI,是行业的颠覆吗?》,她以海马轻帆为例:绍AI的发展及其在编剧领域的应用以及AI如何改变编剧的工作方式,分析使用AI进行的两大分支:评估与写作,探讨如何让AI评估一个剧本剧本,并对写作的智能化:智能编辑器、故事构思、角色发展和对话创作的优势等方面进行解析。
王朝成的演讲题目是《AIGC 赋能动画电影》,他表示生成式AI在去年的爆火,让全世界都认为这是另一个iPhone时刻,甚至有人认为它可以媲美蒸汽机的发明,因为它带来的效率的急剧提升让很多人认为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而进一步探讨对于动画电影行业,我们怎样才能搭上这一次的发展快车道?让生成式AI能够为我所用?
栾林的演讲题目是《数字内容共创新革命——以达瓦数字影棚为例》,他表示数创未来、科影融合离不开数字内容制作与技术研发,并以达瓦数字影棚为例,通过永川科技片场技术展示探讨虚拟制作对现有行业流程与规则的颠覆作用及未来如何重塑影视行业全链条。
司若的演讲题目是《技术赋能 视听创新》,她结合多领域产业实践,探讨“AIGC如何赋能视听创新”的问题。并表示在数字时代,技术迭代是推动视听创新的关键驱动力。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的广泛应用使得对视听内容的智能处理、分析和精准传播成为可能。
陈军的演讲题目是《AI与电影智能制作》,他介绍了电影智能制作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当前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智能制作及创意手段,展望电影智能制作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影智能制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电影行业如何应对电影智能化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贾云鹏的演讲题目是《人工智能时代数字角色的生成与驱动》,他从电影“阿凡达”与“流浪地球”切入,简要梳理数字角色的制作技术,重点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模型生成方法,表演捕捉技术和数字角色的驱动方式。
石可的演讲题目是《用情感思考的智能机器:戏剧性和审美人工智能》,他通过戏剧性观念来探讨审美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特别是从移情作为一种现象学主体间性模式的角度来讨论,并提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具有遍在性的大众媒体形式,并不会取代人,相反,它为技术与具身表演者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审美的可能性。
刘礼的演讲题目是《大模型时代下的影视制作》,他表示电影业正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边缘。崭露头角的是以GPT-4为代表的大模型,这是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 生成内容(AIGC) 技术,正在彻底改变脚本、美工、剪辑、视频等的制作方式,大模型有望改变电影行业的剧本创作格局。
本次研讨会于当日正午圆满结束,各界嘉宾们关于中国电影工业技术与艺术的精彩分享让研讨会不断迸发着新的活力,为中国电影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创新选择。